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发那科机器人中国区域服务商    

机器人,机器人配件及编程服务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方经理
  • 电话:17823933649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那科发布智能机器人矩阵 上海超级工厂驱动全球精度革命—发那科机器人
新闻中心
发那科发布智能机器人矩阵 上海超级工厂驱动全球精度革命—发那科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2025 年 9 月,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发那科(FANUC)在华重磅发布新一代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以 R-2000iC 系列重载机器人与 CRX 协作机器人组成的产品矩阵为核心,通过材料革新、AI 视觉集成与本土化制造三大突破,将工业自动化精度推向 0.05 毫米级新高度。作为全球市占率 18% 的行业巨头,发那科凭借在汽车制造领域超 30% 的市场份额,以及 7 月在华出货量 12% 的同比增长,正通过总投资 15 亿元的上海超级智能工厂,构建 "技术研发在日本、量产制造在中国" 的全球供应链新格局。在通用汽车的最新装配线上,发那科与 Inbolt 联合开发的实时 3D 视觉系统正以 100 倍于传统方案的速度完成自适应轨迹修正,重新定义智能制造效率标准。

材料与结构革新:重载机器人的轻量化突破

发那科 R-2000iC/165F & 210F 系列机器人的发布标志着重载自动化进入材料科学新时代。采用航空级铝合金骨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创新组合,使这款臂展达 2.65 米的工业机器人在满负载工况下的衰减率控制在 3% 以内,较传统钢结构减重 40% 的同时,刚性提升 25%。在广汽新能源的电池模组产线测试中,R-2000iC/210F 以 200kg 的额定负载实现 ±0.05 毫米的重复定位精度,配合热补偿算法(温差补偿精度达 ±0.003mm),将电芯抓取良率提升至 99.8%,产能较人工装配提升 133%,达到 28 件 / 小时。

安全性能方面,六维力传感器与区域扫描仪组成的智能防碰撞系统将响应时间压缩至 3 毫秒以内,在某汽车焊装车间的实测中,成功将突发碰撞力降低至安全阈值的 1/5,实现人机协作无需物理隔离的突破。发那科中国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表示:"我们从鸟类骨骼结构获得灵感,在关键受力点采用蜂窝状拓扑优化设计,这使得 210F 在搬运发动机缸体时,节拍时间缩短至 45 秒 / 台,同时能耗降低 22%"。

AI 视觉集成:实时修正的智能制造革命

发那科与 Inbolt 联合开发的智能集成方案,将工业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升至新维度。这套融合发那科 Streaming Motion 以太网实时控制技术与 Inbolt 轻量化视觉系统的解决方案,能在生产线持续运动状态下完成高精度作业,刷新了三大技术指标:3D 视觉定位刷新率提升至毫秒级、轨迹修正响应速度较传统方案快 100 倍、单台机器人可兼容 100 种以上零件模型。

在通用汽车的总装车间,该系统展现出惊人的柔性制造能力 —— 无需专用夹具即可完成不同车型的螺栓紧固,通过实时识别零件姿态偏差并动态调整机器人路径,使拧紧工艺的合格率从 95% 跃升至 99.8%。Stellantis 集团的应用案例更验证了其极端环境适应性:在焊接烟尘干扰下,仍保持 0.1 毫米级的焊缝跟踪精度,将车身焊接缺陷率降低 70%。发那科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监指出:"这套系统消除了传统自动化对标准化环境的依赖,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具有预判能力的 ' 智慧大脑 '。"

本土化生态:从超级工厂到全周期服务

发那科上海超级智能工厂的全面投产,标志着其本土化战略进入新阶段。这座占地面积 431 亩的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首次实现发那科机器人本体的中国本土化制造,年产能达 10 万台,预计年产值突破 100 亿元。通过引入日本总部的智能产线技术,机器人本体生产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15 天,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 65%,其中减速器等关键组件实现 72 小时快速交付。

服务体系的升级同步支撑着市场扩张。发那科推出的 "48/72" 响应承诺(长三角 / 珠三角 48 小时到场,中西部 72 小时响应)配合远程诊断系统,使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 30%。在增值服务领域,基础维保套餐(3.2 万元 / 台)与托管服务(6.8 万元 / 台 / 年)形成梯度覆盖,某 PCB 制造商通过工艺优化服务,使钻孔精度从 ±0.02mm 提升至 ±0.015mm,良率提升 2.3 个百分点。

多领域渗透:从汽车到新能源的全场景覆盖

发那科机器人正加速向多元化应用场景渗透。在新能源领域,IP67 防护等级的 R-2000iC/210F 机器人成功适应氢燃料储罐的防爆车间环境,将焊接效率提升 40%;智能码垛算法通过减少 15% 的空移时间,使某锂电材料仓库的吞吐量提升至每小时 180 托盘。3C 电子行业则见证了 CRX 协作机器人的精准表现,其六轴力控技术在手机主板装配中实现 0.03 毫米级的连接器插入精度,不良率控制在 0.05% 以下。

市场数据印证着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受益于电子行业复苏与汽车 OEM 的稳健需求,发那科中国区订单量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上海超级工厂产能释放,这些 "中国智造" 的机器人正通过 UL/CE 认证体系进入全球供应链,某欧洲汽车 Tier1 供应商引入的 20 台国产 R-2000iC 机器人,其性能指标与日本原产设备完全一致。

发那科中国区总裁在新品发布会上强调:"当 0.05 毫米的精度提升乘以 10 万台的年产能,将带来整个制造业品质的量级跃迁。" 这场由材料革新、AI 赋能与本土化制造共同驱动的精度革命,不仅巩固着发那科的行业领导地位,更在重新定义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品质标准与服务范式。

了解更多—发那科机器人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7823933649
  • 添加微信客服